发布时间:2025-07-20 12:13:08 来源:AI视频贴吧
像互联网“泡沫”重演?
不久前,图灵奖得主杨立昆在一场辩论会上预言说,“五年内,就没人用ChatGPT了。”
ChatGPT用户增速放缓、二级市场陷入了疲态、国内一级投资人谨慎“入局”大模型,AI创业似乎“道阻且长”。
事实上,如今AIGC热潮消退,看似突如其来,实际上却是AI行业整体趋势的一部分。
ChatGPT刚发布就席卷了全球,引起公众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。但真正将其当做日常工作或生活工具的用户并不多。
不少人可能只是偶尔“调戏”一下这个AI,享受它带来的新鲜感。但当新鲜感消退,用户增长势必会放缓。
除了当前大模型普遍与用户需求的错位之外,监管也是大模型创业面临的难题之一。
7月6日,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,马斯克再谈“人类要加强AI监管”。
事实上,马斯克在很多场合一直强调,AI是一把“双刃剑”,具有控制人类的潜力,且认为“人类要小心”。
一旦监管收紧,很多创业公司都无法应对风险。
尽管各种原因导致大模型热度的下滑,但这并不意味着AI没有发展前景。
有人认为,当前AI的处境,与千禧年间的那场互联网泡沫危机很像。
2000年前后,互联网也曾席卷全球,各路资金争相涌入,概念股涨势迅猛,初创项目遍地开花……到处一片繁荣景象。
然而,这股热潮很快变成了一场互联网泡沫,投资者损失惨重,许多初创企业破产。
那时候,多数企业停留在讲故事阶段,各项应用并不成熟,许多商业模式未得到验证,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。
但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十年之后,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普及,互联网行业又开启了新一轮的增长。
如今的AI与当年的互联网一样,甚至是个更具颠覆性的存在。
有投资人认为,这波AI浪潮不同于元宇宙、区块链等短暂风口,它有长期价值支撑,会是未来十年的机遇。现在只是开端。
一个新兴、快速发展的技术或市场必然存在泡沫,这也不一定是坏事。
奇绩创坛创始人兼CEO陆奇认为,当前AI大模型时代还处于早期阶段,经过高速增长之后,泡沫破裂将是必然现象。在泡沫破裂之后,新一代更强大的企业将从破碎的泡沫中崛起,占据产业制高点。
三六零董事长周鸿祎也认为,“有泡沫总不是坏事,会有更多优秀的人才,会有更多的资金涌入。”
虽然由于技术还不够成熟、语境识别能力不尽人意,以及学术鉴别能力不高等问题,AI的实际表现还远未达到人们的预期。
但仍有一些大模型已经快速渗透到各相关行业,替代了大量的初级图片设计、文本写作等工作。大家更应该关注大模型应用创新的价值和想象空间。
五年内,就没人用ChatGPT了像互联网“泡沫”重演?
像互联网“泡沫”重演?不久前,图灵奖得主杨立昆在一场辩论会上预言说,“五年内,就没人用ChatGPT了。”ChatGPT用户增速放缓、二级市场陷入了疲态、国内一级投资人谨慎“入局”大模型,AI创业似乎“道阻且长”。事实上
2025-07-20
探索ChatGPT的缘由:为何中国未率先开发?
ChatGPT作为一种创新的语言模型,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研究。然而,您可能会好奇为什么中国没有率先开发出类似的技术。在本文中,我们将探讨一些可能的原因,解释为何中国在ChatGPT领域的发展相对较慢,并观
2025-07-20
刚火半年,AI就要退潮了?
刚火半年,AI就要退潮了?昨天,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闭幕。展会上,30余款大模型集体亮相,商汤日日新、百度文心一言、科大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、华为云盘古大模型、阿里云通义千问、京东云言犀大模型等汇聚一堂,群“
2025-07-20
AIGC风控前瞻:给数据标上“水印”全链、多维度“排雷”!
刚刚落幕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(WAIC 2023)在上海掀起了一股AI飓风。AIGC、大模型、算力、芯片……与会者热烈地讨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。然而,在AIGC将如何改变未来的喧嚣背后,是更多对人工智能风险应有的冷静。
2025-07-20
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
《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》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,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,保护公民、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》、《
2025-07-20